炒房客日子好过吗?

   日期:2021-10-09     浏览:68    
核心提示:新的胡润财富报告出炉,炒房客居然榜上有名?中产家庭人数扩大,但依旧写满焦虑。《2018胡润财富报告》和《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
新的胡润财富报告出炉,炒房客居然“榜上有名”?中产家庭人数扩大,但依旧写满焦虑。《2018胡润财富报告》和《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》近期发布,我们不妨看看国人的财富状况,同时考虑一下未来的财富方向。

  首先,报告中定义的“富裕家庭”为600万人民币资产家庭,“高净值家庭”为千万人民币资产家庭,“超高净值家庭”为亿元人民币资产家庭,“国际超高净值家庭”为3000万美金资产家庭。这对大多数人来说,似乎是遥不可及的目标。

  确实,从数量上看,他们属于成功的少数人。截至2017年12月31日,大中华区富裕家庭、高净值家庭、超高净值家庭数量如下:

  有趣的是,如果从可投资资产来衡量,那么上面所有的人数几乎都减半。可投资资产,一般来说是不包括自住住房和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的。可见,自住房在大部分家庭中,拥有很大的资产占比;遗憾的是,这些都被视为不可投资资产,换言之,不能有效地为财富增值。

  2018年,随着房住不炒进一步推进,加之外部经济环境紧张,预测富裕家庭的总资产人数将缩水,整体来说人数增加速度将放缓。

  那么大家关心的炒房客,在财富榜上究竟有无一席之地呢?

  数据显示,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构成:企业主60%,金领20%,炒房者10%,职业股民 10%。

  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构成:企业主80%,炒房者15%,职业股民 5%。

  尽管占比不大,但炒房客上榜富豪,可能会让很多人内心感到愤怒。因为他们的财富,恰恰是对广大老百姓储蓄的收割。

  但如果有些手里有点小钱,或者有个三五套房的人,从数据中看到了希望,那笔者劝各位不要太天真。上榜的炒房,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牟利;通过单纯的买入房产,囤积起来,坐等涨价,这就类似在股市上只买股指基金一样,最终收获的只是平均收益。

  因为这种买入的规模,对于普通人来说,叫“一掷千金”,对于市场来说,不过是“滴水入海”。散户跑不过大盘,也左右不了市场,只有被收割的命运;唯一不同的是,如果操作得当,还是可以向下收割一茬,但贪欲让人短视,最终的结果往往是,持有几套房的人和无房者一起被市场和高净值人群收割。尤其是在“房住不炒”的调控之下,还盲目介入国内楼市风险更高。

  那么未来应该如何打理财富?

  如果说富豪榜看到了过去总体的一个趋势,那么要想参考具体的操作方式,我们不妨参考《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》。

  胡润研究院定义的中产阶层为: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后,仍具备更高消费能力及投资能力的社会群体,中产家庭基本消费支出占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%。具体来说,设定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至少在30万,其他城市在20万以上。

  年收入20万,这就离我们近多了。目前中国大陆中产家庭数量3320万户,从年龄分布看,90后已经开始进入中产阶级。

  数据显示,新中产人群投资理财主要以“资产稳健增长”为目的(74%),其次是“资产保值”(23%)。目前在理财产品的配置上,他们选择以传统型理财产品为主,新型互联网金融为辅。因受宏观政策及市场环境的直接影响,他们未来在房地产和P2P网贷的增配意向减弱。

  当下的中产财富困境则是:心有余而力不足。受制于“风险控制能力不足”、“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打理投资”、“不知道该怎么投资,专业知识不足”三大困难点,对于如何安置节余的家庭资金感到焦虑。

  鉴于此,笔者一直主张建立的是一种“合伙人”式的伙伴关系理财方式。不同于以往中介或服务机构单纯卖理财产品,而是将“财商教育”“财务规划”“长期财务管理”等诸多方面融入到产品中,打造一种“终生理财、终生服务”的项目。事实上,这在高净值人群中已经并不罕见,在国外的中产阶层中也很广泛,而目前国内的中产阶级还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中,这无疑只会增加未来的焦虑。因此,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路径,找到靠谱的创富合伙人,应该是2019年财富之路首要思考的问题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房产信息

推荐图文
推荐房产信息
点击排行